共计 3745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1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大家好,今天我们将会学习如何利用 Docker 平台安装 Discourse。Discourse 是一个完全开源的讨论平台,以未来十年的互联网理念设计,拥有一个邮件列表,一个论坛和一个长篇聊天室。不管从技术角度还是社会学角度,如今要体验一个现代的、勃勃生机的、完全开源的互联网讨论平台,Discourse 都是一个不错的途径。Discourse 是一个简单、简明、简易的讨论方式。它确实是一个令人称赞的平台,对于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论坛来说,提供了一个上手可用的很酷的服务。
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、可以将任何应用以轻量级容器的方式打包、传输和运行的开放平台。Docker 容器技术使得可以更加方便和容易构建 Discourse。
所以,下面是一些快速且容易的步骤,用来在一个 Docker 环境里面安装 Discourse。
1. 安装 Docker
首先,我们需要确认我们的主机操作系统已经安装了 Docker。我们需要在 shell 或者终端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Docker。
在 Ubuntu 上
docker 安装包在 Ubuntu 的仓库里面是可用的,所以我们将会使用 apt 管理器安装,以 sudo 或者 root 模式
# apt-get docker
在 CentOS 7 上
在 CentOS 7 的主机上,我们使用 yum 管理器安装 docker,因为 CentOS 的仓库里同样有 docker 安装包
# yum install docker
2. 设定交换内存
如果你的 RAM 容量小于 1GB,那么确保升级你的系统达到 1GB 或者以上,Discourse 不能在 512MB 的 RAM 下安装。如果你现在准备好了安装 Discourse,根据下面的步骤为你的 VPS(Virtual Private Servers)或者服务器设定交换内存:
运行下面的命令,创建一个空的交换文件。
# install -o root -g root -m 0600 /dev/null /swapfile
如果你想你的交换内存达到 1GB,那么执行下面的步骤,并且跳过接下来的第二步。
# dd if=/dev/zero of=/swapfile bs=1k count=1024k
如果你想达到 2GB,跳过上一步,跟着下面做
# dd if=/dev/zero of=/swapfile bs=1k count=2014k
接着,我们指定交换内存为 swapfile
# mkswap /swapfile
运行下面的命令激活交换内存
# swapon /swapfile
现在,我们将其添加到文件系统分区表里,这样重启之后就自动挂载了。
# echo "/swapfile swap swap auto 0 0" | sudo tee -a /etc/fstab
设置 swappiness 参数为 10,这样交换内存仅作为一个紧急缓冲区用。
# sudo sysctl -w vm.swappiness=10
# echo vm.swappiness = 10 | sudo tee -a /etc/sysctl.conf
3. 安装 Discourse
在我们的主机上安装好 Docker 后,我们将会安装 Discourse。现在,我们从官方的 Discourse GitHub 仓库克隆一份到 /var/discourse
目录下。我们需要运行下面的命令完成这一步。
# mkdir /var/discourse/
# cd /var/discourse/
# 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discourse/discourse_docker.git /var/discourse/
克隆好仓库后,我们给 discourse 服务器复制配置文件
# cp samples/standalone.yml containers/app.yml
4. 配置 Discourse
接下来,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文本编辑器,编辑容器目录下的 discourse 配置文件 app.yml
# nano containers/app.yml
现在,我们需要将开发者邮箱地址 DISCOURSEDEVELOPEREMAILS 修改为自己的,如下。
DISCOURSE_DEVELOPER_EMAILS:'arun@linoxide.com'
然后,我们设置主机名为服务器的域名。
DISCOURSE_HOSTNAME:'discourse.linoxide.com'
接着,设置放在相同的 discourse 主机或 vps 上的 SMTP 服务器的认证信息。这些 SMTP 设置用于你的 Discourse 发送邮件。
DISCOURSE_SMTP_ADDRESS: smtp.linoxide.com
DISCOURSE_SMTP_PORT:587# (可选)
DISCOURSE_SMTP_USER_NAME: admin@linoxide.com # (可选)
DISCOURSE_SMTP_PASSWORD: test123 # (可选)
如果你在使用一个 1GB 的 Discourse,设定 UNICORNWORKERS 为 2,dbshared_buffers 为 128MB,这样你会有更多的内存空间。
运行 Discourse 需要强制性地创建一个邮件服务器。如果你已经有一个服务器了那就好办多了,我们可以使用它的认证信息。如果你没有现成的邮件服务器,或者你不知道那是什么。没关系,可以在 Mandrill(或 Mailgun 和 Mailjet)创建一个免费的帐号,然后使用其提供的认证信息。
5. 启动 Discourse 应用
配置完 discourse 的配置文件后,我们当然是想启动 Discourse 服务器。首先,在 /var/discourse/ 目录下运行下面的命令,加载 discourse 引导程序。
# ./launcher bootstrap app
上述命令可能会花去几分钟时间,会自动配置我们的 Discourse 环境。然后,该进程完成后,我们需要运行下面的命令启动 Discourse App
# ./launcher start app
如果一切都正常,我们就能使用惯用的浏览器来访问我们新鲜出炉的 Discourse 的 Web 界面了:http://ip-address/ 或 http://discourse.linoxide.com/。然后,我们就可以创建一个新账号并成为管理员。
维护
这里往下是 /var/discourse/ 目录里的 launcher 命令的用法,它可以用于我们在 Docker 容器里面控制和维护 Disourse。
用法: launcher 命令 配置[--skip-prereqs]
命令:
start:启动 / 初始化一个容器
stop:停止一个运行的容器
restart:重启一个容器
destroy: 停止并删除一个容器
enter:使用 nsenter 进入容器
ssh:在一个运行的容器中启动一个 bash shell
logs:容器的 Docker l 日志
mailtest:在容器中测试邮件设置
bootstrap:基于配置模版来引导一个容器
rebuild:重建一个容器(摧毁旧的,初始化,启动新的)
cleanup:清理所有停止了 24 小时以上的容器
选项:
--skip-prereqs 不检查前置需求
--docker-args 当运行 docker 时,展开并传入参数
总结
哈哈!我们已经成功使用 Docker 技术安装了 Discourse。Docker 技术使得 Discourse 十分容易安装在任何平台,并且包含所有的要求。我们需要自己的邮件服务器或者邮件服务器的证书来启动它。对于便捷的现代邮件列表,论坛来说,Discourse 是一个伟大的平台。(最后这句有些别扭)
如何在 Ubuntu 14.10 上安装 WordPress?http://www.linuxidc.com/Linux/2015-02/112648.htm
Docker 安装应用(CentOS 6.5_x64) http://www.linuxidc.com/Linux/2014-07/104595.htm
在 Docker 中使用 MySQL http://www.linuxidc.com/Linux/2014-01/95354.htm
在 Ubuntu Trusty 14.04 (LTS) (64-bit)安装 Docker http://www.linuxidc.com/Linux/2014-10/108184.htm
Docker 安装应用(CentOS 6.5_x64) http://www.linuxidc.com/Linux/2014-07/104595.htm
Ubuntu 14.04 安装 Docker http://www.linuxidc.com/linux/2014-08/105656.htm
阿里云 CentOS 6.5 模板上安装 Docker http://www.linuxidc.com/Linux/2014-11/109107.htm
Docker 的详细介绍:请点这里
Docker 的下载地址:请点这里
via: http://linoxide.com/how-tos/install-discourse-docker-container/
作者:Arun Pyasi 译者:wi-cuckoo 校对:wxy
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,Linux 中国 荣誉推出
本文永久更新链接地址:http://www.linuxidc.com/Linux/2015-06/118477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