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计 1365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和 sync_binlog 是 MySQL 的两个配置参数。它们的配置对于 MySQL 的性能有很大影响(一般为了保证数据的不丢失,会设置为双 1,该情形下数据库的性能也是最低的)。
1、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
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:是 InnoDB 引擎特有的,ib_logfile 的刷新方式(ib_logfile:记录的是 redo log 和 undo log 的信息)
取值:0/1/2
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=0,表示每隔一秒把 log buffer 刷到文件系统中 (os buffer) 去,并且调用文件系统的“flush”操作将缓存刷新到磁盘上去。也就是说一秒之前的日志都保存在日志缓冲区,也就是内存上,如果机器宕掉,可能丢失 1 秒的事务数据。
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=1,表示在每次事务提交的时候,都把 log buffer 刷到文件系统中 (os buffer) 去,并且调用文件系统的“flush”操作将缓存刷新到磁盘上去。这样的话,数据库对 IO 的要求就非常高了,如果底层的硬件提供的 IOPS 比较差,那么 MySQL 数据库的并发很快就会由于硬件 IO 的问题而无法提升。
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=2,表示在每次事务提交的时候会把 log buffer 刷到文件系统中去,但并不会立即刷写到磁盘。如果只是 MySQL 数据库挂掉了,由于文件系统没有问题,那么对应的事务数据并没有丢失。只有在数据库所在的主机操作系统损坏或者突然掉电的情况下,数据库的事务数据可能丢失 1 秒之类的事务数据。这样的好处,减少了事务数据丢失的概率,而对底层硬件的 IO 要求也没有那么高(log buffer 写到文件系统中,一般只是从 log buffer 的内存转移的文件系统的内存缓存中,对底层 IO 没有压力)。
2、sync_binlog
sync_binlog:是 MySQL 的二进制日志(binary log)同步到磁盘的频率。
取值:0-N
sync_binlog=0,当事务提交之后,MySQL 不做 fsync 之类的磁盘同步指令刷新 binlog_cache 中的信息到磁盘,而让 Filesystem 自行决定什么时候来做同步,或者 cache 满了之后才同步到磁盘。这个是性能最好的。
sync_binlog=1,当每进行 1 次事务提交之后,MySQL 将进行一次 fsync 之类的磁盘同步指令来将 binlog_cache 中的数据强制写入磁盘。
sync_binlog=n,当每进行 n 次事务提交之后,MySQL 将进行一次 fsync 之类的磁盘同步指令来将 binlog_cache 中的数据强制写入磁盘。
注:
大多数情况下,对数据的一致性并没有很严格的要求,所以并不会把 sync_binlog 配置成 1. 为了追求高并发,提升性能,可以设置为 100 或直接用 0.
而和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一样,对于支付服务这样的应用,还是比较推荐 sync_binlog = 1.
本文永久更新链接地址:http://www.linuxidc.com/Linux/2017-09/146671.htm